寒假安全温馨提示

时间:2020-01-09浏览:312设置

亲爱的同学们:

一学期紧张而忙碌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,同学们期待已久的寒假生活即将到来。寒假期间同学们返家探亲、社会交往、外出旅游、社会实践等各种活动开始增多,为了保证广大同学的人身和财产安全,营造一个“安全、

和谐、祥和、温暖”的学习、实践、生活环境,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:

一、诚信备考,严肃考纪

1月上旬正值考试周,同学们应该认真复习,努力备考,自觉诚信考试,不带手机进入考场。针对期末考试,取得高分是很重要,但是诚信做人更重要。我们提醒各位同学在紧张、忙碌的复习备考同时,要端正应考心态,严肃考风考纪,杜绝一切作弊行为,从而营造和谐良好的考试氛围。

二、加强期末寝室安全卫生

同学们即将处于备考阶段,作息规律有所变化,经常熬夜,加上饮食不当等原因,容易导致机体抗病能力降低,容易感染细菌而生病。提醒各位同学,要经常在宿舍开展卫生大扫除和消毒,做好寝室保洁和正常天气的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通畅。离校前打扫好寝室卫生,关好门窗、水阀,消除安全隐患。另外,近期气温骤降,同学们要多关注天气预报,注意保暖。

三、提高防火、防盗、防骗意识

冬季气候干燥,天气寒冷,用电负荷大,导致火灾频发。因此请同学遵守有关规定,切忌使用电炉、热得快、电热杯等电加热和电制冷、电炊器具,更不要私接电线,同时不要在宿舍内存储易燃、易爆物品,离开屋内时请关闭宿舍内各类电源开关及插座。如遇火情,应及时与楼管联系,必要时请拨打“119”火警电话报警进行紧急处理。

年关将至,社会治安更加复杂,是各类案件多发期。各位同学一定要加强人身安全、宿舍安全、物品安全,防范盗窃等意识。特别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,不要随意乱放,离开宿舍时,注意随手锁门,谨防溜门盗窃,做到出入宿舍时随手关门;外出、返乡时最后离开宿舍的同学,一定要关好门窗、水电阀门,锁上柜子。

生活无小事,安全记心间。假期和节前,各类犯罪分子会以中奖、优厚报酬等信息,骗取学生钱财;以推销、提供兼职、电信网络等手法,诱骗学生上当受骗。因此,同学们务必要注意识别各类信息真假,时刻警惕银行卡、手机短信、电话、网络、邮包等各类诈骗案件,同时同学们预订返家或旅游等车票时,一定要到正规的售票网站购买,防止被诈骗。

四、注意交通安全

外出路途远,同学们应根据学院的放假时间积极安排、计划返乡日程,在往返途中要尽量结伴而行,并且时刻注意路途安全,包括:注意交通安全,不乘坐非法运营、超载等不符合安全条件的车辆;在旅途上要时刻注意自身财物安全,旅途过程中要提高警惕,防止上当受骗。气温下降后,河面开始结冰,同学们应避免到结冰的河面上行走或滑冰,防止发生滑冰溺水事故。建议大家合理安排假期的学习、休息和生活,保持通讯畅通,返乡和返校时及时向辅导员报平安。

五、合理使用网络,注重健康饮食

网络讲文明,健康上网。通畅的网络给同学们带来了学习、生活、娱乐、交往上的极大的便利。在享受这些便利的同时,也希望同学们在假期能够合理利用网络,合理安排每天的时间,个人的生活作息要有规律,不沉迷于游戏,不传播和下载带有反动、影响社会安定团结或淫秽内容的信息,注意网络安全、网络道德。

由于寒假期间,聚餐机会增多,同学们尽量保持良好饮食习惯,不暴饮暴食,不酗酒。同时注意食品卫生,在正规市场、超市购买食品,不食用没有安全保障的食品,同时尽量少吃油腻食物,多吃新鲜蔬果,保持身体健康。

六、积极参加寒假社会实践活动

鼓励学生自行开展寒假社会实践,充分利用各类实践资源,深入基层,政策宣讲、社会调查、专业实习、法律普及、支农支教、环境保护、社区援助、创业创新等实践活动。鼓励社会实践与专业相结合、与服务社会相结合、与勤工助学相结合、与择业就业相结合、与创新创业相结合。学生可选择自愿组建团队实践和个人实践两种形式。

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需注意交通、溺水、卫生、财产和人身等安全问题,积极应对各类突发紧急情况,并制定安全保障预案。在社会实践活动期间要求学生及时向家长和学院报告活动情况。

七、发扬中华传统美德,注重文明礼仪

寒假期间是同学们与家人团聚的时刻,希望同学们寒假期间继续践行中华传统美德,加强文明礼仪修养,尊敬长辈,孝顺父母,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,养成热爱劳动、勤俭节约的好习惯。

八、注意相关时间节点

(一)离校时间:同学们根据考试结束时间自行安排离校,1月12日最后一场期末考试结束。学生宿舍封闭时间1月18日。

(二)返校时间:下学期学生宿舍开放时间为2月14日上午9:00,请同学们做好计划,不要早于该时间返校。

最后,祝愿同学们期末考试顺利、学业进步,假期愉快、新春快乐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学生处 

2020年1月5日


同栏目信息

热点信息

Copyright © 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